新冠肺炎的炎和这里要说的炎
新冠肺炎简称NCP,NCP的“炎”是大家常说的病毒或细菌急性感染发炎的“炎”;
这里要说的“炎”,实际是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即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r-INF等;在压力和应激等情况下过量产生进而损害身体健康的慢性炎症。其程度较低,不一定存在感染。
人们对这种“炎症”往往没有感觉,因为这些炎症因子虽然增高了,但程度较低,不会立刻致病,更没到NCP重症中常出现的凶险的“炎症风暴”程度。但这种“炎症”长期存在,对健康的威胁其实是很大的。
看来,NCP要防,低强度炎症也不可不防!
哪些情况预示这种“炎症”的存在?
1.吃出来的“炎症”
①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
一餐大鱼大肉就能让身体里炎性因子升高。如果一个人经常这样吃的话,TA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已经悄悄升高了;“西式饮食”和西式快餐通常有这些特点。
②精致碳水化合物/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一次摄入超过50克的糖或精致碳水化合物都能使身体进入炎症状态;而且让人体在下一餐的时候也更容易出现炎症因子升高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情况(“二餐效应”),过量饮酒等饮食行为也会让身体“发炎”。
所以赶紧回顾一下吧,自己最近吃了多少大餐?喝了多少高糖饮料?如果超标了,就需要赶紧克制一下了!
2.压力和应激
当生活中出现的事件或压力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时,我们的身体会启动“应急”应对机制,这会使我们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我们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也会发生改变,包括进入以上所说的“低强度炎症”状态。
显然,NCP每天变化的数字、小区封闭管理或隔离、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和耸人听闻的谣言、复工的压力和对染病的担心等,已经让很多人处于“应激”状态,身体里的“小火”正在悄悄燃烧!而面对压力和应激,我们的身体会更喜欢高脂高糖饮食,形成恶性循环!
有没有“发炎”,其实不一定需要心理医生评估和填心理评估量表,你自己也可以自己大致判断出来:
看看自己最近是不是动不动就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也就是所谓的泪点变低了,或特别容易义愤填膺,也就是所谓容易生气了,或者容易焦虑、疲惫、失眠等,就知道了。
3.其他情况
熬夜、睡眠不足、超重和肥胖等等情况下,身体也会默默地以“发炎”等方式表达不满。
研究表明,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以及癌症等慢性病等都可能是这种“炎症”长期“小火慢烤”的结果。
“炎症”和应激,还能影响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
“炎症”、免疫功能失调和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有共同的分子机理和信号通路(如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所以,“炎症”也容易诱发抑郁等问题。
既然这样,能不能吃点什么灭一灭这把”小火“?答案是肯定的!
如何消灭炎症反应?
1.全谷物
全谷物,包括杂粮、粗粮或颗粒完整的谷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其他有活性的膳食成分,有助于抑制炎症因子。
其中杂豆也包括在这里,一些杂豆还富含色氨酸,有助于合成5-羟色胺,缓解焦虑抑郁。一餐所食的全谷物,还能有效抑制下一餐中,高糖诱发的炎症因子水平。
2.新鲜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中富含各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改善机体“炎症”)以及多种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化学物。足量和多样的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抗炎”;
3.蘑菇
菌菇类是我们常见的食物,种类繁多,味道鲜美,其中富含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是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