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曾莉君谢慎昕
本文审阅:陈爱欢
曾莉君医生
硕士研究生,广州医院呼研所小儿呼吸专业组。年取得《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主试资格。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喘息、鼻塞、流涕、夜间打鼾等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以及儿童睡眠呼吸障碍认知行为功能的影响。
谢慎昕医生
硕士研究生,广州医院呼研所小儿呼吸专业组。从事儿童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喘息、夜间打鼾、反复鼻塞、流涕等疾病的诊治及预防,以及病*感染对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影响。
最近,我们病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小儿呼吸专科病区)收治了一位小宝贝,接诊时,只见家长满脸愁容,宝妈眼里蓄满泪水,第一句话就是:“我家宝宝已经第15次住院了,为什么反反复复住院却总是治不好啊?”。妈妈的言语里充满了忧伤,也让人感到有点埋怨的意味。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位年龄仅2岁2个月小男孩宝宝的“故事”,不过,这是一个让家长痛心与无奈,也让医者反思的“故事”。
主诉:反复咳嗽和喘息近2年,再发2天现病史
近两年前,患儿约3月龄大,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和喘息发作,常以呼吸道感染为诱因,症状无明显时间节律性,咳喘发作期间哭闹时可使咳嗽和喘息症状加重。
既往已因咳喘发作住院治疗15次,住院时通常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重症肺炎,予抗感染、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症状严重时加用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喘症状通常于数天至10余天内逐渐缓解,症状缓解后出院。
在病程起始的前1年余均是“按需间歇治疗”,即当咳喘症状发作时予以治疗,症状缓解后即停药,停药后当咳喘症状再次发作时再次用药治疗,如此循环反复。通常发作间歇期为1-2周。
6个月前因再次咳喘发作医院,主要诊断为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右上叶支气管发育异常?)
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和支气管舒张剂(硫酸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并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等治疗,6天后咳喘好转出院。出院后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0.5mg,每天2次)及口服顺尔宁规律治疗1个月,规律治疗期间无明显咳喘症状,1月后遵嘱停药。停药数天后再次出现咳喘发作,至本次住院时(约5个月)已发作4次,其中2次门诊治疗(均需要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次住院治疗。2天前再次出现咳嗽和喘息发作,收住我科进一步诊治。
既往史
患儿为双胎之小,孕30+1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55kg,生后Apgar评分8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低出生体重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脑损伤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疸”于外院住院治疗2月,期间曾予无创辅助通气1月余
患儿有湿疹史。母亲有鼻炎史,否认支气管哮喘家族史。
入院查体
体温36.8℃,脉搏次/分,呼吸34次/分,外周血氧饱和度92%-94%
神志清,双侧鼻粘膜苍白,右侧下鼻甲肿大,占鼻腔约2/3。咽充血,扁桃体Ⅲ度肿大,咽后壁见*白色分泌物附着
呼吸促,吸气相胸骨上窝凹陷
双肺呼吸音粗,对称,可闻及多量中细湿啰音,呼气相稍延长,可闻呼气相哮鸣音
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余未见异常
外院辅助检查
过敏原检查(家长口述,未见报告单):葎草1级,牛奶1级,羊肉1级,余项未见异常。
胸部+副鼻窦CT(/04/25):
两肺多发炎症,并右上肺含气不全
气管、两侧主支气管及段支气管管壁稍增厚,相应管腔稍狭窄,以右上肺为著
两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多发炎症
鼻咽部软组织增厚,考虑腺样体增生可能性大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炎
右上叶支气管发育异常?(具体描述:右上叶支气管开口高,远端各段支气管开口隐约能见,未见痰栓和异物堵塞)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流感嗜血杆菌:*10^5。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钠敏感
入院后辅助检查住院诊疗经过
入院后予静脉用头孢曲松和口服阿奇霉素(3天)抗感染,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mg+博利康尼2.5mg+爱全乐ug(q6h*2d;q8h*4d),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mg/kg*5d)和口服顺尔宁解痉平喘治疗。
经治疗咳喘症状逐渐改善,至住院第6天,患儿咳嗽和喘息症状缓解,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予带药出院。
拟讨论与思考的问题
患儿反复咳嗽和喘息发作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具体该如何诊断?
患儿反复门诊和住院诊治,咳嗽和喘息症状仍未能得到长期有效控制,主要原因是什么?
导致患儿咳喘症状尽管多次住院诊治仍反复发作的主要责任人是谁?是主诊的医生还是家长?
期盼医生以及家长朋友们踊跃参与讨论互动。下周二推文将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并介绍患儿目前的治疗方案和症状控制情况。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