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多尘,加上呼吸道抵抗力降低,肺炎多发。医院接诊的患者情况来看,目前肺炎患者较平时至少增加三成,老年人要引起重视。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肺炎的类型有多种:按部位划分有肺泡性肺炎(又叫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性肺炎(又叫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按病因划分有细菌性肺炎、病*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
其中细菌性肺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肺炎,绝大多数致病菌源自肺炎链球菌。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的药物也不一样:细菌性肺炎用抗菌药(抗生素),病*性肺炎用抗病*药,真菌性肺炎用抗真菌药等。
老年人若得了肺炎便是重症,病情进展快,起病不久即可能出现致命并发症。因此一旦确诊,宜尽早就医治疗,正确且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
感冒拖一周提防转肺炎
尽管肺炎的类型不同,但普遍会出现发烧、咳嗽、气短、咳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血丝)、胸痛等症状。不过,老年人患肺炎后通常没有这些典型症状,首发症状一般为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难,或仅仅体力下降、嗜睡(如早上不愿意起床)、食欲减退等,易发生漏诊、误诊。
值得提醒的是:感冒(呼吸道感染)可以让整个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从而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肺炎。尽管感冒是可以自愈的,但老人、身体抵抗力比较低的人群患上感冒不及时治疗,会为肺炎埋下祸根。如果感冒1周或10天后仍不好转,症状还越来越重,尤其是出现咳*浓痰、胸痛等症状,需提高警惕。
高危人群及早接种疫苗
这个季节是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人的难熬季,提醒老年人冬季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不让病原体有机可乘。同时,要注意保暖,勤洗手,多开窗通风,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清淡饮食,充分休息。适当锻炼身体是必要的,但不提倡起早到户外晨练。如发现自己气喘、疲惫、精神不济的情况要及时告知家属,不要硬扛。
为有效预防肺炎,高危人群如65岁以上的老人,或有慢阻肺、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者,因其他疾病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的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建议及早接种肺炎疫苗,有条件的可同时接种流感疫苗。目前仍是老年人接种流感、肺炎疫苗最佳时期,接种间隔时间为5年或10年一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