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进入保险行业以来,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奇葩又糟心的拒赔案例。
对保险有“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的印象的,很大程度都是因为保险公司的退保和拒保行为。
但是保险为什么会拒赔,却很少有人了解。
前段时间就发生过这么一起案例“漯河女童因“咳嗽早”遭拒赔,被曝光后中国人寿改口:该理赔理赔”。
今天公子就通过这个案例来揭示保险拒赔的秘密,同时也教大家一些被保险公司拒赔后怎么办的知识干货,希望能帮到大家!
1、案例详情
年,漯河的一位张大姐给女儿买了一份健康险,7月10日出的保单。
这份保险有个九十天的等待期,也就是说在等待期的这九十天里生病,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好巧不巧的是,张大姐的女儿在这个等待期内开始咳嗽,但她也没太在意,
直到年10月21医院,确诊出患有支气管肺炎,并住院治疗。
此时张女士找到了保险公司,但保险公司仍然选择了拒赔,
理由是:张大姐的女儿在等待期内发病。
明明九十天的等待期已经过去了,怎么以在等待期内发病为理由拒赔了呢?
2、案例分析
记者找到了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理赔人员说张大姐的女儿病历上写着主诉20余天的咳嗽,
以此认定她在等待期内就开始生病。
作者随后问到,“如何确定咳嗽就是肺炎?这是否是一个猜测性的判断?猜测性的判断是否可以作为拒赔的理由?”
该理赔的工作人员在记者的追问下后改口到,自己家的条款做的不是很细,会按正常的程序走,该理赔的理赔。
虽然承诺理赔了,但保险公司仍坚持认为自己的拒赔的主张没有错。
另一名理赔工作人员声称,该女童在等待期内已经拿过药了,现在只需调查拿的药品是治疗什么的,按照拿的药来诊断。
记者随后追问道,为何在没有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就拒赔?初步判断是由谁判断?
该保险公司并未给出正面回应。
事情说到这里已经十分明了,张大姐既然已经被承诺,那么后续会被正常理赔。只是保险公司草率的拒赔行为未免让人气愤,万一某天自己被拒赔了怎么办?
3、被保险公司拒赔了怎么办?
放心,如果保险公司真的耍无赖,
不得不跟他们对簿公堂,咱们也不怂。
我国有一套完整的司法体系,
若是真的发生了纠纷,咱消费者是弱势方,司法会有所偏向。
一旦进入了司法环节,真正弱势的,其实是保险公司。
所以,遇到拒赔不要慌,我为你介绍两个重要的武器。
1)两年不可抗辩
所谓两年不可抗辩,指的是《保险法》第16条中的一款明文规定:
(1)合同成立超过两年,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应当赔偿保险金。
(2)投保人故意不如实告知,保险人不承担赔付、而且不需要退还保费,
(3)如果投保人因过失未如实告知,不承担赔偿但是应当退还保费。
(“故意不如实告知”,“过失未如实告知”,对于保司来说,是非常难以举证的,所以绝大多数都被判赔了。)
这意味着什么?
比如小A患有某病,像是三级高血压,本来不能买这份保险的。
但只要保险公司两年内没提出过这事情,没解除合同。那么两年后,小A得了合同里的重疾,保险公司不赔也得赔了。
两年不可抗辩,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这么“不讲道理”的条款,
实际上,就是为了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对消费者进行保护。
在现实情况中,
销售人员出于销售目的鼓动消费者隐瞒健康告知,
消费者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稀里糊涂买了一份保险的情况非常普遍。
而有了两年不可抗辩的保护,
两年以后,消费者只要得了约定的疾病,
保司又拿不出证据消费者是有意隐瞒告知的,
那么就必须赔。
2)健康险管理办法23条
咱们老百姓常常有这么一个担心,时代发展了,医疗进步了,很多病,不再像定义那么要求治疗了,那么该怎么办?
其实,《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给了我们答案:
疾病诊断标准(比如上述的“主动脉手术”)应当考虑医疗技术发展,
随着医学进步,当下做个微创就可以解决的疾病,没必要非得开胸/开腹治疗才给赔偿,保险公司不得因为诊断标准(比如没开胸/开腹手术)就拒赔。
所以,如果保险公司拒赔了不要绝望,记得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
可以参考这篇:保险公司拒赔?记住这两个硬核法律保障,救你性命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保险购买攻略:
为什么中国买保险这么难
99%的人不了解的保险真相
看过了上万个家庭的保单才知道为什么说保险是骗人的!
大家可以点我头像私信免费听我总结的3节保险课程,这是我集多年经验总结的保险精华,保证3节课能帮你彻底搞懂保险的主要问题。